奥数 > 小学资源库 > 教案 > 小学语文教案 >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> 正文
2019-05-29 17:18:23 下载试卷 标签: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教案设计
二、 研读文本,总体把握
1.正因为老教授孜孜不诲的教导、默默无闻的关切,我的学琴经历了这么一个难忘的过程,请你利用刚才听写本上的词语说一说。
( 示例:虽然练习了一段时间,但我的琴技一直很差。我很沮丧,也很灰心,因为每次被人听到我拉琴的声音,我都羞愧不已。后来,让我兴奋的是我遇到了一位老妇人,她故意装作聋子,尽心尽力地鼓励我,帮助我,让我重新鼓起勇气,并坚持练下去。她的眼神里始终洋溢着一种关爱、温和,我的琴技也慢慢提高了,得到了父亲和妹妹的认可,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朋友,但非常抱歉的是我一直不知道那位耳聋的老人原来她不聋,她原来是音乐学院里最有声望的教授。)
2.在这个过程中,哪一幕深深打动了你,请你用自己最深情的朗读告诉大家,与人分享。
3.出示句子,要求学生用上” 也明白了……更明白了……“ 接着往下说:“直到有一天,妹妹告诉我这位老太太竟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,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时,我才如梦初醒,此时我明白了…… “
(指导与示例:要分开层次来说,三个明白要从感性逐渐过渡到理性。示例:此时我明白了原来她不聋,也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,更明白了她那颗善良、慈爱、闪烁着人性光辉的高尚的心灵。)
4.第二天,我又一次来到小树林,而我唯一的听众也已经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,你能假想这一幕吗?请你试着用上”平静地望着我“,用最吻合的语言把这一幕写下来(背景音乐:小提琴曲)
(指导:此环节的写话或许有些难度,可以运用知识的迁移原理,设置模仿作为中介环节,将读写有效结合,从模仿渐入创造境界,使学生一步一步登上习得言语表达经验的台阶。)
欢迎扫描二维码
关注奥数网微信
ID:aoshu_2003
欢迎扫描二维码
关注中考网微信
ID:zhongkao_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