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宝宝共读要领
来源: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:奥数网整理 2018-09-23 08:28:42

和宝宝一起读书,要适合宝宝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,爸爸妈妈需要掌握一下要领,这样就能轻松应对了。
要领一:选得适合
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需要不同种类的读物。1岁以内的宝宝视力发展还不成熟,要选择色彩丰富的大图片;1~2岁的宝宝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像他一样能动、会说话,非常想知道它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故事,因此情节丰富的童话如《白雪公主》、《丑小鸭》等等对宝宝很有吸引力;2~3岁的宝宝可以读一些知识性较强的书,掌握一些诸如分类、颜色、形状、大小、远近等概念。有时候,宝宝的生活中无法直接接触到这些概念,书中具体的图像能使他快速地理解事物之间的抽象关系,从而跨入一个更宽广的知识领域。
要领二:读得生动
在给宝宝读书、讲故事的时候,语言要清晰缓慢,音量一般只要使宝宝能听清楚就可以了。但是如果父母读书的声音平淡如水,语调始终如一,宝宝听一会儿就会失去兴趣,心不在焉地乱摸乱动了。只有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,适当地变化声音和语调,才能吸引宝宝的注意,让他的思维跟着故事发展转动。
有些父母抱怨自己不会像老师一样讲得生动活泼,其实,在给宝宝读书的时候,把生活中的高兴、惊讶、伤心、生气等情绪用较为夸张的语气和神情表现出来,就足以使宝宝屏息凝神地进入故事情节了。例如,讲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的时候,可以将语气转急,表达出伤心的感情,宝宝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,也会感到难过和不平,急切地想知道下文。
要领三:演得形象
宝宝头脑中的图式多为形象性的,为此,要提高亲子共读的质量,必须把“讲”延伸到动作表演当中。例如,讲小猫钓鱼的故事时,宝宝不知道“扑”蝴蝶是什么样子,父母就可以表演一个“扑”的动作。宝宝看了,就很容易理解和记忆这个情节了。
在讲宝宝已经熟悉的故事时,可以让宝宝表演故事中人物的动作。起初,宝宝可能会手足无措,笑料百出,但还是会乐此不疲的。慢慢地,经过父母的鼓励和指导,宝宝能够通过表演深刻体会故事人物的情感,提高情绪智力。
要领四:问得关键
选择适当的时机向宝宝提问非常关键。发现宝宝听故事心不在焉时,给他提一个问题,就能够提醒宝宝集中注意力;即将讲到重要部分时,提一个问题,可以增加故事的悬疑性;当需要宝宝记住某一个知识点时,提出的问题会辅助宝宝主动地加强记忆。
相关文章
- 小学1-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
-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
- 小学1-6年级万博体育app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
-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
- 小学1-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