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【投注官网】

图片
奥数网
全国站
您现在的位置:奥数 > 家庭教育 > 学习方法 > 正文

培养孩子善于交替学习的好习惯

来源: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:奥数网整理 2019-05-22 20:17:48

智能内容

  孩子需要掌握的科目很多,不能顾此失彼。而交替学习,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,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大脑的兴奋程度,从而更有效率的投入学习。

  习惯剖析

  交替学习符合大脑的工作规律。在学习的时候,大脑所主管的视、听、读、写以及有关记忆、分析等功能区,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。大脑任何部位的兴奋能力都有一定限度,超过限度就会使原来的兴奋区域减弱,抑制会越来越强,兴奋就会逐步变成抑制,使大脑疲劳,出现困倦、头痛等症状,影响学习效果。所以,学生一定要学会合理用脑,善于用脑,懂得如何适当调节。复习功课时,可以几门课程交替学习,每门45-60分钟比较合适,中途休息10分钟,再复习另一门功课。连续学习两个小时后,最好能有20分钟左右的户外活动,可以呼吸新鲜空气、散步、练操等,让部分脑细胞得到休息,还可以调节神经机能,提高大脑反应。全天复习阶段,上午可以学习4个小时,下午安排2个小时学习,1-2个小时的户外锻炼,晚饭后的学习时间,则最好不要超过3个小时,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。这样,学习效率可以大大提高。如果一味打疲劳战,效果反而不好。

  学习习惯

  其中文理科交替学习是比较好的方法。交替学习内容差别较大的不同书类,比长时间读一种书籍的效率高。生理学家研究表明,人的大脑左右各有分工,不同学科在大脑中使用的脑区是不同的,左半球侧重于逻辑与抽象思维,右半球侧重于形象思维。因此,同学们在做数理化习题时,大脑左半球容易疲劳,这时应该调换学习内容,可以复习文科,记英语单词、做语文作业,使紧张工作的大脑左右半球轮流休息,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。

  看书时,可以把文理科的课程交替学习,这样的做法能使大脑皮层中的兴奋,从一个区域转到另一个区域,结果大脑技层的神经系统不仅不会疲劳,还能让两科的学习互相促进。这实际就是转移兴奋点,既可以避免前后的学习内容相互干扰,也可以避免出现越学越无趣的情况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