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【投注官网】

图片
奥数网
全国站
您现在的位置:奥数 > 精彩专题 > 热点话题 > 正文

防范“语言暴力”

来源:济南奥数网 2010-11-03 10:54:52

智能内容

  什么是语言暴力?

  语言暴力是指利用嘲笑、挖苦、讽刺、谩骂等侮辱性、歧视性的语言,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的一种语言行为。fil相对于体罚,语言暴力虽然没有在受害人的肉体上造成严重的伤害,不属于“显”暴力,但是语言暴力直指心灵深处,其造成的精神伤害远甚于肉体伤害,是一种监管起来难度更大的“隐暴力”。

  教育语言暴力的来源是不同的。因为教育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家庭内部和学校,所以施行语言暴力的来源主要是家长、学校的行政管理者和教师,我们称为施暴者,受害的一方成为施暴对象。

  通过对分布于五区的5000个90后孩子和家长问卷调查显示:孩子们最害怕的不是父母师长的拳脚,而是“言语暴力”,一句“很笨”、“累赘”比任何惩罚都让孩子们更恐慌。“言语暴力”让六成左右的孩子遭遇与父母的“情感荒漠”,他们感觉自己没有被父母关心过。

  其实,教育中“言语暴力”并不是什么新问题,许多年前就在谈论这个话题,不过舆论和专家的关注点一直集中在校园教育上,媒体的批评指向都是指向教师对学生的言语暴力。为此,许多地方教育部门还出台了严禁校园言语暴力的法规,比如新修订的《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中,“笨得像猪”、“蠢死了”等有损未成年人身心的“语言暴力”将构成违法。重庆、山西、北京等地一些中小学校也大力推行“教育禁语”,防范校园语言暴力。